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十四五”节约能源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0-16 16:06|栏目: 重要通知 |浏览次数:

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兰州新区经发局:

    根据《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相关要求,我们编制了《甘肃省“十四五”节约能源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24日   


甘肃省“十四五”节约能源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


前  言

节约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省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我省已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主要任务是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夯基础、育产业、扩增量,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切实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能源资源安全堪忧和逐步趋紧的态势,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抓住生态环保底线性任务,大力推动节约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能耗双控,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循环理念加快牢固,生态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显现,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主要指标全面完成

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202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7.02%,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19.19%上升为2020年的26.58%,第二产业用能占比较2015年下降3.63%,能源要素配置逐步向保障居民生活和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转移,能耗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产出率稳步提升,全省资源产出率由2015年4676元/吨提高至2020年5991元/吨,提高幅度达到28.1%;水资源产出率达到87.30元/立方米,任务完成超出规划目标52.49%;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8.6%,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其他指标均大幅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持续强化政策引领,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甘肃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为全省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了遵循。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不断充实配套政策,先后印发《全省循环经济推进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甘肃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甘肃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甘肃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9-2030)》、《甘肃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方案(2019-2020年)》以及《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分阶段分领域安排部署全省节能和循环经济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各市州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和资源禀赋,落实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强工作督导,为全省有序高效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试点示范成效显著

兰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15-201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4.7%,超额完成国家下达15%的目标任务。天水市省级节能量交易试点和节能量交易试点调整为基于能源消费总量的用能权交易,为我国开展用能权交易进行了有益探索。白银公司等节能自愿承诺试点单位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示范效应明显。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国家循环化改造园区试点通过国家终期验收,园区绿色化和循环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兰州红古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国家终期验收,成功打造了“煤、电—电解铝+废铝再利用—铝精深加工—铝型材”的有色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和铝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兰州市和平凉市崆峒区列为国家首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创建地区,张掖市临泽县、武威市凉州区列为国家首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创建基地,酒泉市、白银市入选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二、面临的环境和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发展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阶,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有助于全省加速构建低能耗高产出的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实现结构节能和循环发展。我省已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我省能源资源需求将持续呈现刚性增长,废弃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节约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将更加突出。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和部署,为我省节约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做出全国2030年前争取碳排放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为新阶段全国推进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进实施能耗双控制度,将创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坚持和明确了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强化了全省深入开展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但要看到,我省现代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十四五”时期是我省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时期,资源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资源安全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我省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能耗发展模式短期内难于发生根本性改变。二是技术支撑能力不足。虽然我省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上取得一些技术性突破,但大多数资源型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相关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部分城市废弃物和包装材料回收利用技术水平低,未发挥循环经济最佳效应。三是有效政策激励不足。我省尚未建立高效的回收处理体系、激励政策和费用机制,部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有限,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循环经济前端发展模式有待提升。

第二章 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践行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指引,将节能和循环经济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合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积极推动“保增长”与“控能耗”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资源保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美丽甘肃建设目标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节约优先,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从源头上不断降低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绿色转型,动能转换。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空间区位和后发优势,发挥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发展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赋能传统产业新优势,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三)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以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精细化管理,总结典型模式,凝聚各方共识,加速形成政府、产业、企业、项目四位一体的协同推进工作模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五)创新驱动,夯实保障。顺应高质量发展趋势和要求,突出绿色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管理政策创新的系统集成,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持续释放潜能和活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三、发展布局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发挥特色优势,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区域循环链接,加快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兰州经济圈。以打造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围绕兰州新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总结推广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等试点示范经验,积极创建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无废”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试点示范,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等绿色生态产业,加快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速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创建西北地区再生资源发展集聚区,打造中部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对全省绿色循环发展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河西走廊经济带。坚持节约优先、以水定产,依托打造河西清洁能源基地,总结推广省级节水型城市、园区循环化改造、低碳城市等试点示范经验,积极创建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生态价值转化重点实验基地、“零碳”城市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等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有色冶金等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消纳建设示范区和能源高端应用示范区,建设河西走廊循环经济发展特色示范区,促进绿色转型升级。

陇东南区域。助力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能源化工产业,总结推广节能量交易试点、园区循环化改造等试点示范经验,积极创建全国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市县等试点示范,加快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绿色转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陇东国家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打造陇东南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合作经济带,推动绿色富民强县。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资源产出率达到6500元/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3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0%,水资源产出率达到95元/立方米,万元GDP 用水量较上个五年下降12.9%,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5%,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全省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加速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坚持高质量优化存量,高起点引导增量,高标准主动减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结构性节能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绿色低碳循环特征。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能效指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国有资本从高耗能行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效农业转移。实行严格的高能耗、高耗水、高排放行业准入制度,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石油炼化(一次炼油)等产能饱和行业推行能耗增量“减量置换”,对确需发展的高载能项目,要求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特色农产品、数字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抓紧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兰州新区和兰州高新区等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为龙头,力争打造12个百亿级园区。依托文博会、兰洽会、品牌日等平台活动,加大对绿色生态产业带动性项目推介,突出抓好绿色生态产业重大带动性工程。

加速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低能耗高增加值工业,实施轻重工业并举发展。集聚各种要素和创新手段,在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方面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智能终端产品制造、集成电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轨道交通、碳素新材料、重离子治疗装置等特色产业,着力推动节能环保、数据信息、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西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等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新兴增长引擎,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加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继续依法淘汰关停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对传统高耗能行业加快实施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实现行业间结构性节能。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进程,着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链(集群),努力改变“原字号”和“初字号”产业产品结构,推动传统产业从半成品向产成品转化、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推动石化、有色、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拉伸延长产业链,推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牵引和绿色转型为抓手,加强技术改造,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端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强化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技术绿色化改造和装备更新。

(二)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目标,推进“水火油气风光核”丝绸之路现代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努力形成以低碳清洁、安全高效为特征的能源消费保障体系,提高能源服务全国水平。

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认真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继续推进河西煤炭分质利用基地和陇东煤炭清洁转化基地建设,推广使用优质煤、洁净型煤,加快实施燃煤锅炉更新改造和燃煤机组升级改造。积极加大清洁能源取暖比例,积极推进“零碳”产业园及高比例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在重点城市、重要领域率先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低碳能源替代燃煤使用,逐步扩大清洁能源在工业、交通、居民生活、公共机构等领域应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量,合理调控化石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转型。

促进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拓展消纳外送渠道,实现风光水火核产业群聚集。持续推进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打造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力争全省风光电装机在现有规模超过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接近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依托中核集团甘肃高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核乏燃料后处理、核电中低放集中处置场、MOX燃料生产、高效废物深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生物质能源开发,逐步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加快能源战略通道建设。开工建设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积极推进河西地区第二条、酒泉第二条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动甘青断面武胜至郭隆、兰临、秦川、玉门等750千伏输变电骨干电网建设,打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络、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送端电网和安全智能电网。在新能源装机规模较大的河西地区开展风储、光储、分布式微电网储和大电网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商业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分布式智能微电网。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供电能力。依托河西走廊在国家西北油气进口战略通道的枢纽地位,加快天然气输气管道及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气门站、管线、储气设施等配套工程,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

(三)强化重点领域节能

围绕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突出节能技术应用和能源梯级利用,强化全流程节能管理,切实提高能源消费侧利用效率。

1.精准推动工业领域节能

以六大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强化节能诊断和节能监察双轮驱动,精准施策,提升全省工业用能水平。

电力行业。加快实施燃煤电厂绿色升级改造,新建大型机组采用超超临界等最先进的发电技术,建设高效、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生物质耦合供热,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推广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继电保护技术、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输变电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等开发与应用,减少电网输运损耗,实现电力资源节能优化配置。

石化和化工行业。聚焦兰州石化等重点企业,以用热、用气和工艺节能为重点,推广高标准油品生产技术、零极距、氧阴极等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气动流化塔生产高锰酸钾等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采用自动点火系统,加强火炬气回收,探索利用火炬气发电,改善工艺条件,提高余热余气回收利用,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水平,减少加工转换损失,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钢铁行业。依托酒钢集团等骨干企业,调整高炉炼铁炉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提高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无头轧制、节能高效轧制及后续处理等技术应用比例。支持焦炉加热精准控制、在线热处理、在线性能控制、在线强制冷却的新一代热机械控制加工工艺、超快速冷却技术。鼓励高温高压干熄焦、短流程炼钢、烧结机余热发电、余热资源梯级利用、转炉煤气干法回收、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炼焦煤调湿风选技术、高炉鼓风除湿等节能技术推广应用。

有色金属行业。以电解铝、铜、铅锌冶炼为重点,加快推广新型结构铝电解槽、铝液直供、新型导流结构、高阳极电流密度超大型铝电解槽。支持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等重点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积极开发铜冶炼及加工短流程工艺技术,强化“白银炼铜法”技术创新,支持数据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发展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

煤炭(煤化工)行业。依托河西煤炭分质利用基地和陇东煤炭清洁转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煤炭分质利用、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煤炭清洁高效洗选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着力推进煤电冶一体化建设。加强跨行业联产技术研发应用,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与炼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热电、制氢等产业优化组合技术。

建材行业。以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为重点,推广应用新一代节能窑炉、集成示范高能效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现有窑炉节能改造升级,推广高温窑炉节能、粉磨系统节能改造、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无球化粉磨、水泥窑协同处理处置生活垃圾等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建材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促进建材行业能效持续提升。

2.突出抓好全过程建筑节能

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确保设计和施工阶段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贯彻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引导建筑在绿色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绿色运行,推进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布局。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鼓励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大跨度工业厂房全面采用钢结构,鼓励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推进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的有机融合,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构建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加大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老旧住宅建筑节能改造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开展老旧住宅建筑墙体保温改造、供热计量改造、庭院供热管网保温改造、清洁供暖等系统性、综合性改造,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提升老旧住宅节能改造效果。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创建示范试点,调动居民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性。

全面强化建筑运行能耗管理。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制定城镇基础设施能效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加强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全过程监管,探索建立民用建筑能耗数据体系,逐步实现建筑使用能耗“可计量、可统计、可考核”。落实业主单位的建筑运行节能主体责任,推广可视化、智能化的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推动供热锅炉和供热管网智能化运行管理,新建建筑全部建立供热计量系统,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3.加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紧紧围绕打造通道枢纽制高点,加快补齐交通设施短板,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水平。不断完善公共交通覆盖网络,引导中短距离城际出行优先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发挥铁路在大宗物资中远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

推进交通设施绿色化建设和改造。推进客货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共享型”交通运输模式,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效率。推动全省重点交通枢纽基础设施节能改造力度,加快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环保改造,开展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公路隧道照明专用控制系统等风电、光电试点。发展集约型、低能耗绿色物流,鼓励货运、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企业加强仓储设施节能管理。

提高交通运输工具能效水平。持续提升车辆燃油经济性水平,积极宣传推广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辆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强在用车辆技术管理,强化性能检测,推广应用绿色照明、变频等通用型交通节能技术。继续普及电子不停车收费、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等技术应用,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加快淘汰老旧和高耗能客货运输车辆,加强符合国六和更高级别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及液化天然气车推广应用。

4.深化农业、商业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

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领域节能。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设施,加快发展节油、节电、节煤等农业装备和节能高效农业大棚等农业设施。鼓励农村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引导农村住房实施节能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城镇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和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鼓励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生物质可再生能源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推广使用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节能设施和产品,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水平。

稳步推进商业流通领域节能。强化商贸流通领域节能监督监察,严格执行空调温度设置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引导鼓励全省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含)以上大型商场积极参与国家级绿色商场创建,2万平方米(含)以上大型商场参与省级绿色商场创建。推动照明、制冷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高效照明产品等。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超市、上专柜,引导居民购买和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引导商贸物流行业提高对绿色物流认识,打造高效节能冷链物流体系,倡导推广使用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推动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公共机构领域节能。全面落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推动公共机构建立健全公共机构用能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推进机关、学校、医疗卫生等公共机构的能效对标管理。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能源计量、监测和统计工作,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信息平台、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绿色采购制度,率先使用节能和新能源设备技术。深入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创建活动,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消费行为。推进公共机构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实施既有建筑及数据中心、空调、锅炉等用能系统和附属设施节能改造,探索用能托管模式。

(四)提升用能精细管理水平

突出差异化施策和发挥合力相结合、优化存量和统筹增量相结合,通盘布局、抓主抓重,优化能源区域配置,压实主体责任,严控终端设备能效,实现管理节能再提升。

加强地区节能管理。按照全省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统筹兼顾考虑各市州的经济社会差异性,科学分解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指标,保障城镇化建设、生态修复治理、“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支撑项目有序顺利实施,同时支撑各市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对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的地区适当倾斜。密切跟踪各市州节能形势,及时开展预警调度,强化节能指标刚性约束。推动能耗双控精细化管理,适时开展市州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结合全省能耗空间及时进行统筹平衡,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能保障,努力实现“保增长”与“控能耗”协调发展。    强化部门合力。按照条块结合、市州联动的方法,基于“确保全省节能目标完成、尽可能与工作成效相挂钩、兼顾可行性和操作性”等原则,在严格市州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运用的基础上,压实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共机构等重点行业部门节能工作责任,逐步建立市州、部门能耗双控管理机制。完善能耗双控节能预警分析调控机制,落实节能降耗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全省、各市州和行业节能形势,提出针对性措施,建立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用能管控,督促重点行业企业及时开展节能诊断和节能改造,及时开展效果评价。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甘肃省节约能源条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制度,按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鼓励和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并建立能源监测制度,逐步推行能源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开展达标对标和节能自愿活动,采取自愿承诺和政府适当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

优化新上项目用能管理。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化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夯实新上重大项目用能保障,引导各地新增用能需求加速由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产业向国计民生和绿色生态产业优化配置。提高能效标准水平,积极发挥能效倒逼产业转型机制作用。推行用能预算制度,探索建立新上重大用能项目与各市州、部门能耗总量分解指标挂钩机制。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实施区域能评管理,探索开展区域能耗产出效益评价。积极争取部分重大项目用能纳入国家规划布局,实行项目能耗单列。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新增项目闭环管理。

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加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节能管理,推广制冷、通风、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加快通信网的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设备节能改造,提升数据中心绿色化水平。加强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管,依法进行锅炉能效测试工作。落实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鼓励居民用户使用节能产品,加快高效电机、配电变压器、高效换热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用能设备,全面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

二、推动循环发展引领

按照企业绿色化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链接式组合、区域共享化互补的发展方式,聚焦生产流通消费全领域覆盖,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融入,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循环发展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一)优化完善循环发展模式

推行企业绿色化生产。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加快完善重点产品绿色设计评价技术规范,推广绿色设计案例,推广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和环境友好型原料,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推动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和全流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升级改造。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其他行业自觉自愿开展审核。推动石化、化工、焦化、水泥、有色、电镀、玻璃、印染、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

推行园区循环改造升级。结合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优化全省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功能分区,着力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重点围绕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再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推进改造工作。鼓励园区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建材绿色化。以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推进园区主要产业延链补链、绿色基础设施改造、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壮大绿色生态产业,提升园区循环化改造水平。构建园区产业循环体系,推动不同企业物质能量链接共生,全面提高资源产出率。鼓励化工等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集中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推动产业链接式组合。推动行业间循环链接,在冶金、化工、石化、建材等流程制造业间开展横向链接,提高行业供应链绿色化水平。推动不同行业的企业以物质流、能量流为媒介进行链接共生,实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建立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推动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开展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种养加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区域共享化互补。因地制宜推动生产生活系统能源共享、水循环链接和生产系统协同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进一步推动钢铁等企业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暖,鼓励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及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生产系统,有序推进水泥行业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生活垃圾等。鼓励建设跨行政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以及废弃物协同处置信息平台,促进废弃物协同利用和处置。积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兰州、酒泉、平凉为核心,建设中部、西部、东部再生资源加工基地。

(二)构建提升循环产业体系

1.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以资源型行业为重点,强化废弃物及关联产品的综合利用,逐步构建工业设计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循环化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

煤炭及煤化工行业。在煤炭开采、洁净煤产品生产及煤炭精深加工等环节,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色开采技术应用、煤炭充填式开采工艺。加强油页岩、煤层气等煤系共伴生资源及矸石等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效率。依托河西煤炭分质利用基地和陇东煤炭清洁转化基地建设,推动煤制甲醇、煤经甲醇制对二甲苯等新型煤化工领域拓展延伸。加强煤系共伴生资源及矸石、煤泥、粉煤灰等综合开发利用。

电力行业。推广应用分布式供电及并网(含微电网)技术、燃煤发电机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火力发电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及低温催化剂开发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高效电能替代技术,强化废水、脱硫副产品和粉煤灰资源循环利用,加大风电叶片、塔筒和废旧光伏板回收利用,着力构建和完善“煤/电-煤矸石/粉煤灰渣/脱硫石膏-新型建材/余热利用”产业链。强化清洁能源发展就地消纳能力建设,加快推动河西新能源产业链建设。

冶金行业。加强黑色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推广低品位难选矿综合利用技术、高品质铁精矿绿色高效智能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加强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煤焦油炭基材料、低阶粉煤干燥成型-干馏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综合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力争实现“负能”冶炼、废水“零排放”和废渣全利用。加快发展冶炼废渣热能回收、冶炼渣熔态利用,微膨胀型充填采矿专用胶凝材料等技术,促进冶炼渣高值化利用,大力推进废渣减量和发展少渣冶炼技术、利用钢铁生产设备处理社会废弃物技术(不含危险废物),提升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循环化发展水平。

有色金属行业。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重点支持废杂有色金属、有价元素、赤泥及其它冶炼废渣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回收利用处置,加强对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综合利用。加快发展镍、铜、钴等有色金属盐类产品、粉体材料、高纯金属、高附加值压延加工产品和贵金属材料产品。大力开发废铝高效分拣、高回收率熔炼、杂质元素分离及溶体净化等技术,促进原生铝和循环铝共同发展。打造嘉峪关、张掖、金昌、白银全金属综合利用基地,积极推进冶炼废渣高值化利用,加强有色金属低品位矿综合利用。

石油石化行业。以实现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协同发展为目标,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支持对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氮肥并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磷铵装置,选取先进气化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支持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开发与生产。

化工行业。依托骨干企业,推广应用染料、有机颜料及其中间体清洁生产、全热能回收热法磷酸生产、废盐酸制氯气等综合利用技术。推进工业、船舶用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涂料、低有机挥发物含量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以及大飞机、高铁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防腐涂料生产。大力发展分子筛固汞、无汞等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纳米材料,功能性膜材料,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电子气、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加快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和助剂的开发与生产。加快推进硫、钾、硼、锂、溴等短缺化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磷矿选矿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中低品位磷矿、萤石矿采选与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化工渣综合利用技术,打造兰州白银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

建材行业。推广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硫(铁)铝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工艺技术及产品,鼓励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医疗废弃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重点推广超薄基板玻璃、触控玻璃、节能智能调控等功能玻璃产品、低成本相变储能墙体材料等绿色建材产品。推动利用尾矿、废弃物等生产的轻质发泡陶瓷隔墙板及保温板材生产线,利用矿山尾矿、建筑废弃物、工业废弃物以及农林剩余物等二次资源生产建材及其工艺技术装备开发。推进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石膏砌块、干混砂浆等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工业副产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高强石膏粉、纸面石膏板、高档磨具、隔音板石膏喷涂涂料等产品。

医药行业。依托全省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从“绿色道地”标准化中医药种植基地建设入手,打造链接饮片加工、有效成分提取、保健品、健康食品、制药、药渣废料处理为一体的中医药循环综合示范园区。着力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加快中药新产品研发进程,不断提高加工副产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集研究开发、中试实验、孵化培育、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生物制药基地,做大做强生物制药产业链条。加快碳离子治疗系统建设,提升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构建中药材加工、生物制药和医疗设备产业循环式组合发展模式。

食品、包装、制革行业。推进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食品行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对边角料胚芽、麸皮、血液、皮毛等副产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对酿造废糟、皮籽、果核等废渣生产饲料、肥料,实现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理。着力推进包装行业绿色产品设计,加强研制包装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包装产品绿色标志。严格落实绿色包装评价国家和行业标准,引导企业避免商品过度包装。提升制革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推广应用含铬皮革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皮革及毛皮加工废液循环利用、三价铬污泥综合利用。加强新型低污染或无污染助剂开发、生产与应用,推动制革行业绿色发展。

装备制造行业。加强制造业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改造,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等领域的投入,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依托兰州石化通用设备基地、天水机电设备基地和河西走廊新能源装备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在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数控机床、特高压输变电、电子通信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打造装备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2.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推动农业生产领域资源节约化、产地清洁化、废物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业循环发展水平。

种植业。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坚持把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作为中东部旱作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持续推进中东部旱作农业发展。坚持“多采光、少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快实施戈壁生态农业工程,紧密结合各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展秸秆固化成型、生物气化、炭气联产等燃料化利用。发展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板材、包装材料等产品,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秸秆利用格局。加大蔬菜、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优质林果、制种和酿酒原料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尾菜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尾菜肥料化、饲料化、沼气化等处理利用技术,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尾菜加工生产肥料、饲料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资源节约。

林业。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推进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木材加工等相关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资源化利用,深挖林业废弃物资源价值,实现高值高质利用。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有序利用森林景观,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培育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业循环经济基地,带动全省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畜牧业。持续推进河西和陇东、陇中地区适度规模养殖,建设技术先进的智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和饲料生产、畜禽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养殖与种植相结合,养殖与苗木繁育相结合。推广畜禽清洁养殖、雨污分流和设施化处理技术。优化提升畜禽粪便—沼气—发电,畜禽粪便—沼渣、沼液—肥料、畜禽加工副产物—生化制品等循环链条。在河西和陇东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粪便收集、贮运、处理、利用设施,建立分散养殖粪便、回收和利用体系,推进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垫料化利用。推广工厂化堆肥处理、商品化有机肥生产技术。

3.优化提升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发展水平

按照“传统服务业循环化改造、现代服务业链条化提升、文化旅游业绿色化扩容”的总体思路,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

旅游业。坚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推动旅游景区绿色开发、建设、管理,保持景点、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益。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出行方式,在吃、住、行、游、娱、购等各个环节建立低碳服务体系。按照A级旅游景区和绿色旅游饭店服务质量等级标准,建立无害化处理制度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进一步提高旅游业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零售批发业。严格落实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国家和行业标准,鼓励发展“互联网+二手市场”模式,优化布局城乡流通基础设施,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整合零售批发供应链资源,鼓励发展绿色商场,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提高绿色商品供给水平。强化零售批发企业对废弃包装物、废弃食品、垃圾等分类回收。鼓励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废旧商品。鼓励在各级学校设置旧书分享角、分享日,促进广大师生旧书交换使用。鼓励社区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促进辖区内居民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

通信服务业。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做好大中型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绿色建设和改造,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推进绿色基站建设,推广以自然冷热源和蓄电池温控为基础的空调升温启动技术,合理采用风光互补、分布式冷却系统以及电池组在线维护管理。推进绿色数据库建设,发展“煤—电—大数据载能”产业链,建设云计算、仓储式及集装箱式数据机房。鼓励通讯运营商回收基站中的废旧铅酸电池,探索采用押金制或奖励等方式建立废旧手机、电池、充电器等通信产品的回收体系。

餐饮住宿业。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新型餐饮住宿业态,提高餐饮住宿的文化品位和绿色安全保障水平。推行餐饮住宿使用节水产品和无磷高效洗涤剂,分类存放餐厨废弃物。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鼓励企业开设绿色客房并给予消费者相应优惠。

现代物流业。推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物流智能化管理,优化物流供应链服务,提高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积极推广货物跟踪识别定位、智能仓储分拣配送、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及信息系统、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农产品智能物流装备、环保型可循环利用型材质托盘制造和使用等新技术应用,提高物流运输工具利用效率,降低运输车辆空驶率。加强应急物流、逆向物流、绿色物流设施、城市物流所需的公共绿色仓储、物流车辆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业。在公路养护中大力推广“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温拌沥青、冷补养护和废旧材料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利用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料筑路、建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材料资源利用率。充分运用“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加强预防性养护,对路面裂缝及时灌缝处治,有效延缓路面病害发生,降低材料消耗。优化铁路、公路和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快递包装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研制快递包装相关标准,推进快递包装材料源头减量,提升快递包装产品规范化水平,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严格快递操作规范,完善快递收寄管理,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培育可循环快递包装新模式,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快递包装回收、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投放和清运处置。

(三)强化民生循环发展保障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塑料减量化,加强统筹协同化处理能力,夯实民生领域循环发展水平,建设循环型社会。

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节水优先,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切实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着力完善产业政策,以水而定,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节约用水监督管理,规范取用水行为。着力推进节水设施现代化改造,实施一批重大节水控水工程,提升持续节水能力。聚焦农业和农村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降污、城镇节水降损减耗等重点领域,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健全节水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水价水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节水内生动力。着力培育节水理念和节水产业,促进形成全民全社会节水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有效控制全省塑料污染。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分阶段、分领域、分区域逐步规范和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全生物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方便群众生活。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全生物降解包装膜(袋)。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提高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塑料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四)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利用

结合各地主导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形成2-3个产业配套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突出的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支持建立再生资源区域分类回收和交易中心。构建以再生资源龙头企业为载体,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点为基础,分拣交易中心为重点的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兰州“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工作经验推广,完善全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政策,扩大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的回收规模和产能,促进全省报废汽车、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城市矿产”在示范基地集聚,提升产业技术、装备和环保水平。依托兰州市、平凉市崆峒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试点建设,加快建立再生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拓宽再生资源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不断提升全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木材、废旧轮胎、废矿物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再生资源高质高值利用,形成稳固发展的民生产业。

支持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制定产品再制造管理办法,规范建立再制造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再制造产品评定和推广,提升再制造水平。加快发展重点产品再制造能力,建立旧件逆向回收体系,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办公设备为重点,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推动重点产品再制造高质量发展。引导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对现有回收网点进行整合,支持建立以汽车4S店、特约维修站点为主渠道,回收拆解企业为补充的汽车零部件回收体系,培育专业化再制造旧件回收企业和区域性再制造旧件回收物流集散中心。落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鼓励开展第三方制造。推动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为大型机电装备提供再制造服务。依托骨干企业,加快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建设再制造产品交易平台,将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模式,不断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业体系。鼓励企业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发展新模式,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在线交易平台,完善线下回收网点,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再生资源移动手机APP、微信和网站回收服务,实现线上交废与线下回收有机结合。以兰州“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核心,联合省内外优势地区,建立覆盖西北的“城市矿产”交易平台和再生资源网上集散交易市场,打造西北地区再生资源发展集聚区。积极培育资源综合利用第三方服务机构,推进相关咨询、监督、评价、投资等多元化服务。引导社会资本采取PPP、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方式提供资源综合利用投资运营服务,引导专业第三方提供定向化、精准化技术评估、产业定位等服务,为关联产业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章 重点支撑工程

依托节能减排任务倒逼机制,加快推进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形成最直接、最有效的工程带动和需求带动,提升全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

一、节能能力全领域提升工程

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燃煤锅炉节能环保能效提升、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着重提升重点行业用能设备、产品和工艺能效水平。

专栏1 节能能力全领域提升工程

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城镇化节能升级改造等节能重点工程,加强区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工程。重点在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应用高效节能电机、绿色照明产品、节能窑炉等节能产品装备,大力推广化石能源替代、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等节能技术。

节能标准化建设工程。综合考虑行业能源消费量、同类产品(工艺)企业数量、节能潜力、能源计量统计基础等情况,在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行业开展节能标准化建设试点,发布涵盖能效水平信息,倒逼提升重点行业产品能效水平。

智慧节能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企业智慧节能管理平台建设,鼓励重点用能单位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约化管理模式,实现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与智慧节能管理平台数据对接。

节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实施节能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节能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节能宣传教育培训、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节能表彰奖励等能力提升工程。

合同能源管理工程。进一步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强化技术对接和资金融通,采取费用托管、节能量保证等商业模式,促进节能服务业向生产和运维环节延伸,实现全周期节能改造。

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依托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以冶金渣、化工渣、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为重点,加速重点行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专栏2 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程。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加快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构建全省工业绿色制造体系。

矿产资源利用工程。强化矿山绿色开采,建设绿色矿山。推广铜镍矿浮选、磁铁矿磁筛等高效选矿技术,加强对低品位矿、供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的综合利用,推进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利用。推动矿井水综合利用,矿产补充水源和周边地区生产、生态用水优先使用矿井水。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依托临泽和凉州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酒泉、白银国家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重点抓好农林废弃物、粉煤灰、冶金渣、脱硫石膏、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扩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利用规模,提升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产业废弃物协同利用工程。鼓励进行废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废气余热回收利用,重点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化工尾渣混合渣处置、尾矿无害化处理、绿色建材等资源利用技术,实现产业间多层次循环联动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培育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业规范化建设,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和分质利用,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推广绿色建材、模块化构件相结合,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设。优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强市,积极创建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计划。严格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自觉自愿开展审核,推动石化、化工、钢铁、包装印刷、有色等重点行业制定“一业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探索推进区域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实施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围绕典型产品生态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高质循环、高端装备再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绿色循环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

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

加快推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强化林业废弃物利用,有序开展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不断促进农业循环发展。

专栏3 农林畜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工程

农作物秸秆利用工程。推广应用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栽培食用菌等技术,引进、建设一批秸秆人造板、秸秆气化、秸秆制沼气、秸秆成型燃料等高值化利用项目。

林业废弃物高效利用工程。因地制宜鼓励利用次小薪材、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制糖蔗渣、废竹进行复合板材生产、食用菌栽培和能源化利用,推动建立废旧木质家具、废纸、木质包装、园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热、电、油、药等生物质联产项目。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循环利用技术模式,鼓励和引导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大户建设畜禽粪污收集、贮运、处理、利用设施。积极探索建立分散养殖粪便储存、回收和利用体系,就地就近还田。推广工厂化堆肥处理、商品化有机肥生产技术,鼓励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多种原料发展规模化大型沼气。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工程。鼓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以副产物为原料、专业收集并进行综合利用开发生产的企业,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对废弃物进行梯次利用。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服务组织,定期开展技术推广、咨询、培训等公共服务。

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减少地膜使用量、降解膜应用、生物菌降解地膜等田间试验,示范推广秸秆粉碎腐熟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加快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实施土壤详查农产品协同调查,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切实推进农业生态资源保护。

戈壁生态农业推广行动。以河西五市推广生态生产、健康种养、肥药减量、清洁节约、资源保护的循环农业新模式为重点,加快打造戈壁生态农业各环节废弃物资源化、工厂化、商品化产业链条,构建河西戈壁农业产业带。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在粮食及果蔬药大县区等特色优势产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物化补助等方式,集成推广配方施肥、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推进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四、社会废弃物资源利用工程

开展全省“无废城市”试点创建工作,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资源高质高值利用。

专栏4 社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工程

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以兰州、天水等人口较多的城市为重点,选择约2-3个城市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统筹布局城市废旧物资回收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在社区、商超、学校、办公场所等设置回收交投点,推广智能回收终端。合理布局中转站,建设功能健全、设施完备、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综合型和专业型分拣中心。

“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工程。推进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融合,推行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深化废旧机电产品再生利用、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再生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废旧橡塑再生利用、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等核心产业链,构建回收加工利用服务体系。

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构建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统,加强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

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禁限一批难回收易(向环境中)泄漏的一次性塑料污染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替代一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循环一批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规范废塑料材料化利用,大幅度地提高塑料垃圾能源化利用比例。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行动。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争取创建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支持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建立回收体系。引导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入规范化拆解企业。保障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全过程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支持规范拆解企业工艺设备提质改造,推进智能化与精细化拆解。

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建设规范化的回收服务网点。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严格落实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快递包装物绿色转型推进行动。鼓励重点品类快件原装直发,引导电商、快递企业与有关机构合作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点和投放专业化回收设施,提升循环中转袋(箱)应用比例,逐步实现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稳步提升。

高效节水行动。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加强农村生活用水设施改造。对工业企业园区开展节水改造,加强节水技术设备和产品研发,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加快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快雨水利用研究,加大矿井水利用,开展苦咸水利用示范推广,创新节水服务模式,推动合同节水管理。

第五章 加强环境影响控制

一、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本规划实施将严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遵循发挥节能与循环经济工作与环境问题同步改善的协同效应,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导则及规范为依据,结合全省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环境功能区划等方面的特征及环境保护等开发利用总账进行核算,能够保障规划实施所需资源环境容量,且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总体上有促进作用。

二、规划实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

本规划通过强化全省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将促进改善全省空气环境质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减少土壤环境破坏、增强自然环境调蓄能力、加强自然林保护,切实提高全省生态环境能力。在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开挖工程可能会扰动原地貌,破坏原有地表的植被,使部分地表处于裸露状态,使表层土壤成为松散状态,减弱了原地貌抗风蚀能力,助推风蚀发生,易产生扬尘;建筑垃圾、弃土等易成为固体废弃物,地基开挖所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如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也易引起风蚀与扬尘,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会影响周边人群的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为减少本规划涉及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单位实施时要严格按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办法执行。建设选址方案不仅应当考虑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要尽可能避免穿越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重要文物古迹。规划项目实施阶段应当严格按照环境保护制度规定,优先考虑优化选址方案,坚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采取先进施工工艺和严格环境管理,减小规划项目建设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在项目建设运营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扬尘、尾气的防治措施。施工期,配备专人负责,作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在场地四周设置防护围障,采取措施提高工程进度,缩短危害周期,尽量避开大风、大雨天气,降低或避免对区域的扬尘污染,易扬尘材料露天堆存时应加盖帆布、塑料布等,运输时要采取相应的遮盖、封闭措施。运营期间,严格遵循国家的排污标准。

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分类暂存,尽量回收利用,运输时避免发生垃圾散落和带泥上路,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处理。运营期,厂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执行。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考核体系联动,建立和完善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推进协调机制。落实规划对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宏观指导,省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要建立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部署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年度计划、具体政策、重大举措和重要事项,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强化节能约束性指标考核,省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市州人民政府和部门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市州人民政府和部门实行问责,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对重点单位节能考核结果进行公告并纳入社会信用记录系统,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暂停审批或核准新建扩建高耗能项目。落实国有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企业绩效和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检查,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有效落实。理顺监察机构和主管部门隶属关系,完善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定期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违规使用明令淘汰用能设备、违规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型一次性塑料袋的和未对粉煤灰、煤矸石、废石、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列入国家强制回收名录的废弃产品和包装物未按规定进行回收等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公布违法单位名单,逐步建立健全支撑节能和资源综合管理的节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强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度分析,适时开展督查督导。

二、完善政策体系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落实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资源有偿使用等法律法规,建立有利于节能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正向激励拉动政策体系。完善节能和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包括重要资源消耗量、回收利用量等在内的统计监测体系,优化统计核算方法,强化人员经费保障,健全循环经济数据发布制度和评价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倒逼机制政策体系。

落实经济激励政策。落实支持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装备和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评估认定及目录制订工作和示范推广。对“城市矿产”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及资源循环利用、重大节能装备制造等节能环保建设项目用地优先给予保障。

强化约束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能耗限额和清洁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实施能效标准推进工程,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在循环经济、节能领域制定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实现重点行业能耗限额和清洁生产标准有效覆盖。落实节能环保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加大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实施力度,落实阶梯气价(煤改气除外)、水价制度,推进供热计量收费改革。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建立人才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依托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行动计划,鼓励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统筹推进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基础人才等分层分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协同创新团队。

三、提升技术能力

加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引导,加强节能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在产量较大且复杂难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新能源消纳、果蔬废弃物规模化高效处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领域,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努力攻克“卡脖子”和关键共性技术,布局一批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研发项目。

加快重点技术集成应用。根据国家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目录及全省产业发展和民生重大需求,开展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创新,促进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围绕绿色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与集成示范,增强创新支撑能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节能环保产业信息平台,组建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联盟,加大与省内相关功能平台联动,科学配置重大科研设施、基础研究平台等创新资源,加快企业加速器与孵化器耦合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链合”创新。探索开展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四、加大资金支持强化财政资金引导。

积极争取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聚焦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挥资金投入整体效益。省、市两级政府要支持开展节能和循环经济有关工作,统筹使用各领域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资金,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努力促进资金投入与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相匹配。

建立多元投融渠道。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各类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节能和循环经济,尽快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支持节能和循环经济相关制造和服务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社会资金设立节能环保公益性基金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进节能环保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健全多层次绿色金融配套体系。健全市场化绿色信贷担保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引入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因素,建立绿色信贷机制,提供项目融资、担保、应收账款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金融服务。将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加强保险支持。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给予政策支持。建立节能减排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促进节能减排信息在金融机构中实现共享,作为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改革支持

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探索实施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有偿使用政策体系。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支持园区、城镇节能服务整体打包、集中诊断、系统优化。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有效提升需求侧、用电节约管理能力。制订商场、宾馆、饭店、景区等绿色服务评价办法,积极开展第三方认证评价。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管控。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拓展市县级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范围。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严格贯彻实施国家各项技术规范和标准,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落实节能环保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构建统一管理、分级使用、共享直联的管理平台,实现部门纵横联动,协同高效监管,做到科学分配和资源合理利用。

六、加强宣传推广

开展全民行动。在全社会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推广使用绿色包装产品,开展废书衣物交换,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更加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推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强化主题宣传。组织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绿色低碳循环主题活动,鼓励公众参与节能减排公益行动,引导全社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搭建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传播渠道,引导全民正确认识资源环境国情,引导全民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加大对外合作。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洽会等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力度,积极开展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技术转移、资金引进、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夯实工作基础。

七、推进规划实施

强化规划政府推动。健全规划分类实施、监督检查、评估修订等机制,严格把握中期评估节点,做好相关目标任务调整,适时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目标,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本规划提出预期性目标,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完成。

强化规划逐级落实。各市州、各部门要系统梳理已发布的有关支持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规划中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把握好本区域、本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周密部署、加强协作,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施。

强化公众参与。各市州、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规划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使规划实施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市州、相关部门要完善监督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

来源:资环处